矿机公司农卫东:二十四载光阴“雕琢”匠心

创建时间:2025-05-06 10:25

 

 

  清晨7:30,矿山机械厂的晨雾还未散尽,农卫东咽下最后一口五色糯米饭,熟练地换上工作服,戴上安全帽,走向那台陪伴了她多年的老式车床。这是她与车床相伴的第24个年头,车床已经成为她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
  8:15,金工车间响起第一声金属的轰鸣。农卫东戴上防护镜,镜片上映出车刀与工件接触时迸发的蓝色火花。当其他工友还在预热机床时,她已完成了第一批螺杆的粗加工。主任曾这样评价她:“这个壮族女工的手艺比数控机床还稳,连续多年废品率保持在0.01%以下。”

  10:45,车间温度逼近35℃。又一个工件即将完工时,农卫东突然停下自动进给。她俯身贴近滚烫的工件,用布满老茧的指尖感受表面粗糙度——这个习惯让她避免了多起质量事故。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滑落,在水泥地上砸出细小的水花。

  12:30,午饭后的车间依然闷热。农卫东掏出图纸,利用饭后的时间与班组员研究、探讨新的工艺技能,汗渍在工差标注处洇开了痕迹。组员们都知道,在她的带领下,车工班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,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。

  15:30,炎热的空气里,车刀与工件摩擦的声响,仿佛在演奏一曲金属交响乐。“师傅,这个位置的调整,您能指点一下吗?”学徒轻声探询。农卫东放下手中的工件,耐心地讲解着。这些年,她长期担任中高级技工培训讲师,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获得学员一致好评,带过的学员已经数不清了。她经常对学员们说:“对待每一个工件都要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用心。”正是这份执着,让她多次获得了“最佳员工”的荣誉。

  18:00,最后一盏照明灯熄灭。农卫东将明日首件工件图纸端正摆好,夕阳正穿过天窗,把她的身影拉长成巨大的车刀。在机械运转的永恒节拍里,这位壮乡女儿正用最朴素的坚守证明:所谓工匠精神,不过是把“专注”二字,日复一日车得分毫不差。

  在这个以铸造闻名的桂西重镇,农卫东用二十四载光阴在车床前雕琢时光,她手下诞生的精密零件,若串联起来足以绕遍右江两岸,而她倾注的心血,则如同江水般绵延不绝。在男性占据八成技术岗的机械厂里,这个壮族女儿用绣花般的细致,在钢铁丛林中辟出属于女性的精度战场。她的车床如同时光织机,将岁月编织成精密的零件,将平凡打磨成非凡的匠心。
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