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怀煤矿许富宁:千米井下的“煤海匠星”
不懂就学,从无到有二十多年来,他凭借着煤矿工人敢为人先、埋头苦干的精神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硬任务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。凭着不计得失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,努力创新,为矿井节能增效,在他职业生涯中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片段。他就是吉利百矿东怀煤矿综采队伍中的一名带队能手——许富宁。
进入煤矿行业以来,一直在井下生产一线摸爬滚打,经历过采煤机司机、综采班班长、副队长、队长,矿长助理、副总工程师等职务,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深深地体会到煤矿工人的艰辛,用沾满煤灰的双手在千米井下书写新时代矿工传奇,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锻造出“广西第一矿”的硬核实力。
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
因为从小就在农村长大,从未接触过煤矿的工作和环境,对矿井生产工作一无所知。“不懂就学,当年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。”带班师傅干脆爽朗的话给他增添了信心。刚入矿的第一年,他就被安排到掘进队上班,主要是参与巷道掘进。在老师傅的带领下,他边学边干,从最基本的事做起,为了尽快学到技术,他工作中勤看、勤动手、勤问、勤思考,也为学到本领,工作中苦活、累活争着干、抢着做。半年的师带徒时间眨眼间过去了,他掌握了如何布置炮眼、如何支护等一系列掘进工序,由一名学徒变成掌握技术要领,可以独立操作的工人。
除了懂做 还要会做
井下工作实践让他懂得煤矿工作既是一项体力活,也是一项技术活。2004年3月,因工作需要他从东笋煤矿调入东怀煤矿,担任采煤机司机,角色的转换让他再次接触到新的工作。面对采煤机这“庞然大物”,他一无所措,从未见过这种大型设备,他不得不重新学习,每日跟班下井学习采煤机操作。白天,他紧随师傅,一丝不苟地学习技艺;夜晚,他则埋头于相关书籍,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。就这样,从最初的学徒到能够独立上岗,再到后来独当一面,他仅仅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。
采煤机司机的工作,看似简单,实则责任重大。需要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、故障排除等工作,确保采煤机的正常运转。许富宁深知这一点,因此他总是格外细心,对采煤机的结构性能了如指掌。他常说:“设备就像人一样,有它自己的性格。只有真正了解它,用心对待它,它才能为我们的生产服务。”2011年,许富宁在井下连班了近10次,他参与工作面采煤机抢修近20次。他说:“每一次成功处理采煤机的故障后,我都感到特别欣慰,采煤机正常运转,就能为矿上多出煤,即使我苦点累点,也值得。”8年的磨炼,让他从最初的新手,到现在的技术能手。
百米煤海练就“透视眼”
由于工作出色,领导安排其担任综采队队长,从普通采煤机司机到综采队“掌门人”,角色的转换使他感到任务重了、担子重了、责任也重了。有压力才有动力,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做出成绩来。
2024年6月,东怀煤矿地面制冷系统故障,工作面中部温度高达38℃,井下制冷设备预计在7月份才能完成安装,他带领整个中队员工团结协作、克服困难、不惧高温,采取工分激励鼓舞职工,全体职工在他带领下仅6月份完成产量达10万吨,成为采煤队伍中的佼佼者。
十年磨剑锻造“硬核班”
除了技术上的精湛,许富宁还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和传承。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职工,帮助他们快速成长。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,建立了中队工作群,及时了解和帮助职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。“经验丰富,判断精准,处理迅速。”这是同事们对许富宁的一致评价。
在安全管理中,他从员工安全教育抓起,坚持安全教育不放松,切实抓好每班班前会职工安全教育,强化班组现场安全管理,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,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,落实隐患整改制度,实现隐患闭环率100%,中队安全形势平稳。“许队长日常工作对我们要求都很严格,但是往往就是出于这种严格,才是对我们最大的关爱。”一名采煤工说道。
在采煤工艺中,团队成员业务精湛,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,12名职工拥有三级技能等级证,为团队的技术实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2024年在煤业公司开展的劳动竞赛中,其所带领的中队三个班组,连续6个月斩获劳动竞赛综采班组第一至第三名。此外,其所带领的综采一中队2023年与综采二中队荣获“全国煤炭先进集体荣誉”称号,为各班组树立了标杆。
积累沉淀 不断前行
如今的许富宁,依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、前进。他深知只有持续学习新技术、摸索新方法、总结新经验,才能在面对工作中出现各种故障时,能又好又快地找出解决办法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“让人放心”,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。(东怀煤矿)